“混战”中的港口,谁能闯出一片天?
来源:
|
作者:港口圈
|
发布时间: 2019-04-25
|
2274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9年4月18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一季度全国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数据。一季度,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15283万吨,沿海港口完成215969万吨,同比增长3.2%;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9323万吨,同比增长15.4%。沿海港口增长放缓的情况,内河港口异军突起,为港口的稳定增长贡献了力量。
还值得注意的是,唐山港增幅一直居高不下,在货物吞吐量的排位直逼上海港。港口圈认为,由于上海港专注集装箱,未来依旧会保持集装箱吞吐量在全球的霸主地位,但是在货物吞吐量的排位上,极有可能让位于唐山港。
一直以来,大连港与营口港货物吞吐量排位都相邻而居,但是一季度港黄骅港却首次超越营口港,位列全国第十一位。如果摒除苏州这个内河港,黄骅港将首次杀入全国沿海港口十强。
港口圈认为,未来黄骅港还将继续对排位发起冲击。其首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一期工程获得核准;煤炭港区四期工程竣工投用;沧州黄骅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正式获批;津冀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成立运营,签约共建20万吨级散货码头,这些外部利好因素都将持续助推港口发展。
当然,除了关注港口的吞吐量发展,绿色港口也值得一提。以神华黄骅港务公司为例,其建成全国独一无二的48个3万吨的煤炭筒仓,作业抑尘率达到97%。建成“全链条本质长效抑尘、全方位集约循环用水、全覆盖美化绿化环境”的系统化、生态化环保新模式,研发的翻车机本质抑尘技术,从源头根治粉尘污染。
对于长江里的港口,一季度实现了较好增长。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江沿线多省份重拳出击,整治黑码头,上百个非法货主码头被关停,大量货源流向主力港口。以镇江港为例,一季度增幅高达88.2%。简单来说,长江港口多以临港作为发展根本,货源稳定;其次,随着江苏省港口集团整合,收益上升;最后,镇江面临“苏锡常”金饽饽一般的强大经济腹地,又加上自身勇于拓展,开拓创新,最终打赢攻坚战。
集装箱方面,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黄骅港、唐山港等北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纷纷出现负增长,哀鸿一片。南方港口中东莞港、中山港等也出现负增长。此前分析普遍认为,港口一季度会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而出现较大压力,但是从港口数据来说,情况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糟糕。后续,我们会另起一文进行解读。
港口圈(ID:gangkouquan)认为,“增长的港口,总是一个模样,下跌的港口,各有各的不幸”。近几年来,各大港口面临省级整合、环保政策、降费压力、中美贸易战等内外趋势,要想闯出一片天,必将使出浑身解数。无论是首吃螃蟹,走出国门,还是力挽狂澜,拓展腹地,敢拼敢打,最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