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至9月,香港港吞吐量为1466万TEU,比上年同期下降5.8%,已被釜山港(1605万TEU,同比增长4.6%)和广州港(1596万TEU)超越。因此,可以预期香港港2018年吞吐量排名很可能掉两个名次,即从第五位掉到第七位。
2018年1月至9月,香港港吞吐量为1466万TEU,比上年同期下降5.8%,已被釜山港(1605万TEU,同比增长4.6%)和广州港(1596万TEU)超越。因此,可以预期香港港2018年吞吐量排名很可能掉两个名次,即从第五位掉到第七位。
香港港2017年吞吐量为20770000 TEU,比上年的19813000 TEU增长4.8%。这个城市港口成功地保持了前五名(表1)。
香港成功跻身五大巨头行列,可能更多地与釜山因韩进的消亡及其经济逆风而受到严重打击,而不是香港长期运气的任何积极改善。2018年上半年香港港吞吐量数据的持续下降表明问题并未完全逆转。根据2018年上半年的下降量,香港港在2018年将被釜山港和广州港所超越而下跌两位,排在第七位。
在2004年以前,香港一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因为它是进出中国大陆货物的管道。
然而,随着中国大陆扩大制造业并提高其港口行业的整体通过能力,香港一直面临着来自中国大陆其他港口的激烈竞争,这些港口在基础设施和运营效率方面投入巨资。
在过去十年中,香港港在劳氏日报的世界集装箱港口年度排名中稳步下滑。2005年,香港港的世界第一大港桂冠被新加坡港夺去,然后在2007年落后于上海港,2013年落后于深圳港,2015年落后于宁波舟山港。
与此同时,集装箱航运公司巨头整合过程对香港并不友好。2017年,集装箱航运公司及其联盟的服务航线合理化,使香港成为最大的输家之一。
全球大多数大型的集装箱船,甚至是由香港东方海外集装箱运输公司运营的集装箱船都选择从中国大陆港口直接前往欧洲港口。
对中国大陆的直接服务航线意味着减少对香港转运的需求,也意味着香港港的吞吐量将逐渐减少。
近期美中贸易争端继续发酵,港口货物吞吐量承受进一步下行压力,贸易大环境对香港港复苏的前景不利。
由于中美贸易占香港进口和出口的大部分,香港可能会遭受损失。如果贸易争端持续下去,联盟的需求降低可能会减少跨太平洋服务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