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新闻资讯所有资料均转载自其他互联网媒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深度思考:航运业如何借力大数据?
来源:互联网 | 作者:航运交易公报 | 发布时间: 2018-06-28 | 3910 次浏览 | 分享到:
 
  政府主管部门宏观管理需要
 
  政府主管部门现阶段具有的行业大数据平台只有运价备案受理系统,是《国际海运条例》和《国际海运条例实施细则》实施以来建立的首个第一手的大数据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安全运行、辅以运价检查,为国际海运市场规范有序、公平竞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建设有效海运提单备案受理平台,可以弥补运价备案受理系统的不足。譬如,通过有效海运提单备案基本做到运价实时监管,提高政府监控效率和节约行政执法资源,可以提供监管部门之间(国税、地税、海关、保险等)数据共享,提供相关统计数据为GDP统计部门服务,第一手核心数据为海运谈判、运输服务贸易谈判提供坚实的支撑。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
 
  2009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至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多有成效,但是航运金融保险、航运经纪、航运服务业务、航运衍生品交易等航运资源配置功能没有充分发挥。2010年时任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和上海市市长韩正共同揭牌的上海国际航运信息中心更有潜力可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全国性的平台;需要上海国际航运信息中心发挥积极作用;需要一手、有效、真实、完整的交易数据信息,为航运金融保险、航运经纪、航运服务业务等航运资源配置功能及其服务功能的积极发挥提供扎实的基础保证。
 
  运价指数编制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需要
 
  上海航运交易所编制发布的运价指数,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际航运市场发出“上海声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的运价指数作为衍生品交易标的存有先天不足。现行的运价指数,其编制的基础数据来源不是由交易产生的运价,而是由指数编委会的会员单位报送的运价数据产生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航运衍生品等具有资源配置功能及服务功能作为补充和完善,需要通过实收运费转换编制而成的、交易产生的、真实可靠的运价指数。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需要
 
  政府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最直接的体现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绝大多数参与国际航运服务市场的经营者公平竞争、守法经营,但是分析上海海事法院和广州海事法院多年来审理判决的海商事(海上运输、货运代理)案例数据可知,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开展海运业资信评估,有利于规范参与国际航运服务市场的经营者的依法经营、有利于蓬勃发展的无船承运行业提高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准、为培育中国物流市场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海运业诚信体系建设,需要基础性数据平台的支撑;运费结算和资金利用效率提升,需要有效提单备案数据平台的支撑。